Page Banner

八旬老军垦见证60年寓居变迁:从“地窝子”到高楼

  图为2003年杨忠奎一家人从前寓居过的第三代土块房,此房于2003年撤除。 杨厚伟 摄

  中新网库尔勒5月12日电 (杨厚伟)“现在边远地方的开展一日千里,一天一个样;员工群众的日子一日千里,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动,今日住上这么宽阔、亮堂的高楼,我做梦都笑醒了....。.”说起60年来的开展改动,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神宇公司83岁的退休干部杨忠奎,心境总是久久不能平静,有着一肚子的心里话要说。

  出世于1933年的杨忠奎,1951年曾是四川的一名公安人员。1955年1月,单位有进疆作业名额,年仅22岁的杨忠奎接连递送6次请求要求到新疆兵团作业,两个月后,杨忠奎被同意为第一批进疆作业的公安人员,带着50多人经过了46天的波动,总算抵达了目的地——新疆巴州巴尔格扎(现第二师22团)。

  杨忠奎白叟和记者说,就在下车后的那一瞬间,他的心凉了半截,出现在眼前是一片荒芜的白茫茫的戈壁滩,本来心想能够在房子里歇歇,没想到10分钟后抵达住处,让他愈加呆若木鸡。

  杨忠奎白叟说:“其时想这哪是什么房子啊,想像中的兵营却是听都没听说过的“地窝子”,便是地上挖个坑,胡杨树当作梁,红柳枝盖个顶的“房子”。晚上睡觉时,遇到刮风气候,尘土直往下掉,只好在头上蒙个面粉袋子睡觉。”

  “地窝子”的顶简直平行于地平线,假如不是家家户户的“地窝子”上立着一截土块烟囱,走在房上底子不知道下面是住人的房子。住“地窝子”,最怕遇到下雨气候,一旦灌进雨水,就要从速拿水桶、脸盆往外端房子里的积水,不然“地窝子”被水一泡就会坍毁。“地窝子”只要一个小小的天窗,房子里白日简直是黑的,晚上,杨忠奎的妻子和许多女员工们相同,坐在煤油灯旁缝衣物、纳鞋底,靠烧红柳棍、胡杨木取暖,一个夜晚人的脸上被熏得黑漆漆的。

  杨忠奎的两个儿子相继在这样的“地窝子”里出世,一家子挤在一间缺乏10平方米的“地窝子”里,足足日子了三年时刻。

  杨忠奎就这样带着家人扎根边远地方,过着居无定所的活动日子。先后住过“芦苇窑洞房”、“红柳梧桐枝房”,直到1958年的春天,总算盼到连队要建筑土块房了,杨忠奎和家人快乐得不得了,打土块建筑房子的干劲可大了。

  杨忠奎白叟和记者说,为了快点住进土块房,每天天不亮,他就到了土块场。打土块是个特别重的体力活,端着模具倒土块是最累的。一块湿土块重达5、6公斤,模具重达15公斤以上,每天要端着40多公斤重复走170余次。“苦”、“累”吓不倒咱们,最要命的是吃不饱,没有力气打土块。

  杨忠奎白叟说:“其时每人每月只要25斤口粮、100—200克清油,顿顿吃高粱、包谷面窝窝头,吃咸菜、马铃薯、白菜“老三样”,要想吃上肉只要盼到春节了。”

  为了能填饱肚子,杨忠奎和爱人一收工就去捞鱼草、挖野麻根、采沙枣叶,然后晾干剁碎后参在包谷面里吃。老一辈军垦员工们在饥馑的困难时代,想出了许多方法。我们还因地制宜,制造出人工食物。把玉米芯子磨碎掺和必定的面粉做粗质饼子,这在其时仍是上乘食物。包谷杆子破坏下锅用水煮干,剩余的淀粉掺和面粉蒸馍炕饼,那时家家户户都把甜菜渣掺和在玉米面里,蒸出来的馍馍带点甜味,口感还不错。

  当年秋天,在世人的尽力下,六栋土块房建成了。房子的墙里墙外抹的是草泥,房顶上铺的是苇草,杨忠奎家分到了一套只13平米的土块房,和“地窝子”比起来,土块房光线好了许多,也不潮湿,不再遭受“房外下大雨屋里下小雨”、“房外刮劲风屋内灰呛鼻”、的罪。

  杨忠奎白叟笑着说:“其时的房子不能和现在的比,可在那时已经是很了不得的事了,究竟‘地窝子’变成了土块房。”

  白叟回想,寓居环境有了改动,但家里穷,不要说家具了,就连睡觉的床板都没有,杨忠奎白叟就和妻子用红柳、胡杨枝条编个抬把,上面放些麦草,再铺上褥子、被子,就成了一个床,把麦草捆成两个小捆捆,用布包起来便是枕头。其时在连队盛行着“农场好,农场好,住的洋房三尺高,下面立着四根棍,上面盖着芨芨草。”这一住,土块房就陪伴着杨忠奎一家整整30年。

  从红砖房到高楼梦想成线年,杨忠奎地点的单位从塔里木搬迁到库尔勒塔什店,这才真实告别了“地窝子”和土块房,一家七口如愿以偿的住进了红砖平房,虽然才38平方米,还没有自来水,但通上了电,烧上了煤,到城里有班车。杨忠奎住在红砖房里感觉可舒服了。

上一个 下一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