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者按:记忆是一座城市的灵魂。由过往历史构筑的城市记忆,构成了这座城的魅力和文化光彩。萧山记忆之城市故事,由萧山区委党史研究室(区地方志办公室)和萧山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,通过口述史的形式讲述萧山百年的故事,通过见证者、亲历者和奋斗者的口述故事,记录萧山这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留下的独特痕迹,见证萧山跌宕起伏、波澜壮阔的发展历史,让大家重拾那段令人心潮澎湃的记忆。
陈光裕,1933年出生,浙江萧山人,1951年结业于浙江省水利水产干部学习班。他历任科员、主任科员、工程师,退休后留任于萧山区农机水利局10年。他曾任第七至第九届萧山市(县)政协常委、萧山市社会经济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,中国水利学会围涂开发专业委员会首届委员。1951年以来,他一直从事农田水利治江围垦工程勘测考察、规划、设计、施工。他先后参加过浦阳江、钱塘江萧山段的治理和新围垦滩涂50万亩,累计完成围涂、丁坝、水闸、排灌站、桥梁等工程设计与施工140多项。
采访者:陈工程师,您好!萧山围垦被称为“人类造地史上的奇迹”,更为可贵的是,围垦铸就了艰苦创业、不断开拓的“萧山魂”。您是萧山围垦的著名工程师,请您概述萧山围垦工程的分期。
第一个阶段从1965年至1974年,这10年中主要是依靠发动群众,艰苦创业,土法上马,从被动抢险保堤,转为主动出击筑堤、治江围涂造堤。由于钱塘江河口主槽动荡多变,历史上频繁遭受溃堤、坍江之灾,虽年年抢险,但仍年年有灾。我们通过对历史的回顾,决定从被动防守转变为主动出击,把抢险护堤的力用到围涂上去。1965年开始,我们抓住滩涂淤涨、冬季潮小和农闲的有利时机,日出几万人乃至十几万人,在5—7天的低潮位期间,把围涂大堤填筑到冬季最高潮位以上。同时,我们用人工肩挑的办法,将石碴抛在新堤迎潮面,待沿塘抢险河沟通后,船运石方,进行日夜抛石抢险御潮保堤。接着,我们再度发动几万人,提高堤塘的设计标准,并继续抛石护坡,同时抛筑盘头、丁坝,进一步巩固围堤,围一块、保一块、开发利用一块、保一块、再围一块,走出了一条人工围涂的成功之路,把治理钱塘江与围涂造田结合起来,达到了既控制主江道,又增加耕地面积的目的。但该阶段受条件和力量的限制,一般堤塘标准偏低,人工挑抬突击成堤,工程质量不高,在抢护力量不足时,出险可能性大。这10年时间里,我们共进行了16期围涂,围成面积34.77万亩(包括零星围垦)。
围垦的时间都是在寒冷的冬天。为什么围垦都选在冬天呢?因为钱塘江的水量在冬天相对少,潮汐也没有春夏秋季那么大,滩涂外露面积大了许多,又是农闲时期,可以组织大量的劳动力,是围垦的有利时机。当然,冬季围垦和其他季节不同的是天气冷,水上结冻,人赤着脚踏进泥水里,从脚跟冷到四肢,冷到胸口,很辛苦啊!那时农民干农活,由于生活艰苦,都是脱光鞋袜赤着双脚,哪有什么“水田袜”“水田靴”!即使有,也不能穿。一脚踏进淤泥里,烂泥没到膝盖上甚至半腰段,什么袜子、靴子都没用,连人都弄不好陷进泥潭里了。
采访者:1986年5.2万亩围垦工程建设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,因为它既处于总结经验,重点突破筑堤、保堤中几项关键技术的第二阶段,又为后来围垦工程建设全面实施机械化施工打下基础。接下来请您重点谈谈这次围垦的情况。
陈光裕:1986年5.2万亩围垦位于整个围垦区的东北角,西靠北线一万亩围堤、义蓬区七千亩围垦、前进乡、第二农垦场之东堤(即外十工段至十二工段),南依城北区东江一万五千亩围垦、东江二万六千亩围垦之北堤,北与东均钱塘江,隔江与海宁市相望。
1985年9月,钱塘江主槽走北,在1974年新围3万亩围涂冲毁后,外十工段至十二工段大堤以东淤涨起大片滩涂。据1986年6月江道地形图测算,高程在5米以上的达9.2万亩,其中高程在6米以上的约有8万亩。经浙江省水利厅同意,萧山县委和县人民政府决定组织民工在这年冬季围涂。在9月以前,经县委、县政府、人大、政协四套领导班子实地踏勘研究决定,由萧山县农机水利局搞好本期围垦工程初步设计,我是这次围垦技术设计的施工者之一,经过有关专家评审通过,报经浙江省水利厅批准,同时于9月8日建立新围海涂工程指挥部,由县长马友梓任总指挥,周土林、楼才定任副总指挥;下设办公室,楼才定任主任,沈关土任副主任,办公室下还设有政宣、工程、机电、后勤等实干组织。各参战区、乡除少数在家值班外,其余区、乡干部都到工地上,分别成立工地临时指挥机构。具体施工管理由萧山县围垦指挥部负责,参加围涂的单位有义蓬、瓜沥、城北、城南4个区43个乡镇。由于该块东南部地势低,且其中有一条大流化沟,所以此次围涂分两次进行。
第一次工程围北块。在县农机、水利、供电、物资、粮食、商业、供销、交通、邮电、广播、公安等部门事先准备好的基础上,1986年11月22日,由有关各区区委书记、区长,各乡镇党委书记、乡镇长率15.4万人民工和干部开赴工地。路上群车竞驶,河中百舸争流,驾起长数十千米的电力、邮电和广播线路,广播喇叭声音洪亮。15.4万人组成的大军自带工棚材料、铺盖、粮油、柴草、日用品和工具。当时分四路行进,由于路窄、桥小,影响前进速度,3300多艘农船和1200多辆汽车、手扶拖拉机,90000多辆自行车和部分长途跋涉的围垦战士,11月22日凌晨开始,直到11月23日清早才全部到达工地。同时,他们立刻在就近的护塘上,建起4000多座草舍工棚和灶坑,而有的民工刚放下铺盖,顾不上休息,就走上工地。我们这样起早摸黑奋战了7天,于11月28日完成土方213万立方米,石碴3万立方米,筑成大堤14.6千米,开河19千米,于11月29日堤成河通,验收合格后开闸(坝)、通水、通航,围地4.4万亩。当时南侧的0.8万亩由于滩涂高程偏低,推迟到第一期大堤土方加高时再进行。
第一期工程完成后,经过一个多月的淤涨,南堤外的十七工段大流化沟由4.5米高程回淤至5.2米到5.5米高程,其余滩涂亦已到达5.7米到5.8米高程。于是,我们在1987年1月6日至11日实施第二期工程。参加围垦的单位与第一期相同,但因为任务比第一期少,所以出动民工8.13万人。由于第一期工程已经筑有南堤,而且该滩涂南端紧靠有东江26000亩围垦和城北区东江围垦,所以只需筑十八工段往南至十七工段闸之间的东堤。本期工程共投工45.32万工,筑堤2655米,加高第一期工程的北堤和东堤,新开后十一工段横河3750米,筑十八工段和二十工段丁坝围堰,共完成土方123.59万立方米,铺塘碴2591立方米,围得毛地0.8万亩。这时,第一期工程所筑的南堤已成为该围垦的隔堤。
以上两期工程共投工141.28万工,筑堤1.74万米(其中隔堤3700米,沿江大堤1.370万米),大堤加高后堤顶高程达11.5米至12.0米(吴淞基点),堤顶宽6米,外坡1∶2,内坡1∶3,共围得毛地5.2万亩。
采访者:我们大家都知道,萧山的围垦是围堤不容易,保堤更艰难。请您谈谈1986年5.2万亩围垦的保堤工作。
陈光裕:一般围堤往往只要计划周密,准备充分,集中精力组织大兵团或机械设备,可以分一两个阶段突击完成围堤土方工程。但是由于新围海塘建筑在高滩上,一旦遇到深江迫近塘脚,塘脚被刷深淘空以后,再加上可能受到台风大潮的正面袭击,这样就险象环生。抢险的紧急措施是抛石护岸,而块石又因开采、运输等条件限制,不容易突击完成,同时一般块石单块重量是50—150千克,在涌潮急流中不稳定,经常发生随抛随冲。所以,我们遇到台风、大潮和暴雨“三兄弟”齐出门的时候,一个大潮能冲失护岸块石2万—3万立方米,堤脚被淘空,泥坡露石,或外坡被冲失,不及时抢修会造成决口倒塘,必须在下一个小潮汛的7天左右时间内,突击抢险出石,最多每天出石量达4800立方米。所以,除了原有专业队以外,我们要临时组织突击队和手扶拖拉机、船只,日夜加班开山、采石和运输或备石。我们任务重、强度大,再加上加班加点,人员疲劳过度,一不小心就会皮破骨折,甚至牺牲时有发生。
1987年4月,我们开始对1986年的5.2万亩围垦的沿江东堤进行浆砌护坡,1989年12月全线年底,完成2千米浆砌护坡,标准为“50年一遇”。至1991年底,该围垦包括筑堤、抢险及各项配套工程(开河、造桥、建闸、建机埠、筑路等)共投工492.55万工,完成土方481.7万立方米、石方113.94万立方米(含塘碴折石方22.66万立方米)。1986年5.2万亩围垦工程,我们共投资3472.9万元,其中国家投资3208万元(其中浙江省地方财政1000万元,杭州市调拨造地款500万元,其余为萧山地方财政投资)。
5.2万亩毛地,当时划给浙江省水利厅0.8万亩,其余4.4万亩属于萧山县。萧山县分给参加围垦的43个乡镇共3.8万亩,分给县围垦指挥部3000亩,预留建集镇(将来设乡时的乡政府驻地)1000亩,归萧山县农机水利局垦种站代管;水利用地300亩;县直属1724亩。
采访者:在1986年5.2万亩围垦工程建设过程中,萧山慢慢的开始采用机械化施工的方法。那么,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,全面实施机械化施工的情况是怎样的?
陈光裕:在1986年5.2万亩围垦工程建设过程中,我们已开始采用机械化施工的方法。随着经济建设的持续不断的发展,萧山又属人多地少的地区,土地资源显得越来越宝贵。因此,抓住机遇,充分的利用钱塘江的滩涂资源,继续围垦造地仍然是我们萧山的一项重要任务。但由于经济发展带来了劳动力紧张、工价提高等问题,这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围垦方法,研究和采取新的施工措施。为此,我们在总结以往水利工程建设和吸收外地施工经验的基础上,在1993年冬季实施的十七工段东丘围垦工程中,采用了以水力泥浆泵为主体的机械化施工办法来进行筑堤、开河,替代了传统的人海战役,通过前后两期共一个半月的努力,完成了1.33万亩围垦工程。我们实行机船与汽车、手扶拖拉机、装土机、起重机,以及装石、运石和吊装混凝土大型构件的机械化施工方式,并采用新材料、新工艺,用无纺针刺土工布反滤保土与土工编织冲涂土袋护脚防潮,代替了传统的长途肩挑石碴、草包护堤防潮的老方法,获得了新的成功。收获了进度快、质量好、劳力省、投资少和劳动强度减轻等成效,为我市今后实施较大规模的机械化围垦工程开创了新路子。
十七工段东丘滩涂是1986年5.2万亩围垦和绍兴“91”丘围涂以后,逐步发育形成的,但前几年均是冬春涨,第二年秋汛坍,没形成围垦机会。1993年春夏之交,这一滩涂发育情况较好,据7月调查测量,在近期规划治导线米以上(吴淞基点)滩涂近2万亩,其中6.5米以上1.2万亩。而且滩涂发展稳定,地面平整,潮流沟少,十分有利于围垦。但由于经历秋汛大潮和暴雨的侵袭,十七工段东端高滩部分被坍失,北部滩涂外缘削低,中间出现的潮流沟也呈扩大趋势。为此,对围垦堤线做到合理调整,围垦面积为1.33万亩,围后实地测量外堤线万亩,并使新围堤线保持顺直,有利于防潮抢险。
1993年7月23日,萧山市成立了由市委、市政府主要领导和有关部、委、办、局领导17人组成的新围海涂工程领导小组,并建立了下属的工程实施办公室,有70余人的政宣、工程、机电、后勤等实施具体工作的班子。
整个工程于9月完成工程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,经过省市有关专家评审批准,再根据潮汛规律和滩涂情况,在制订具体实施工程的方案和准备前期各项工作的基础上,分两个地段施工,即在10月20日与11月20日(农历九月初六和十月初七)两次的月初大潮汛以后开工,这样做才能够抓住小汛期低水位的有利时机,突击筑高挡潮围堤。当时由于接着的月半汛潮汐偏小,能减轻施工期间的防潮压力,继续加高加固。第一阶段从10月20日开工,至11月4日完工,主要是完成开挖中部和南部两条长3千米横河和筑长1.6千米南线大堤,以解决第二期泥浆泵用水问题和适当减少二期工程量,为全面合拢准备好。第二期工程11月20日开工,12月7日完工,主要完成筑大堤并结合开沿塘河5.815千米。1993年的1.33万亩围垦工程是我们萧山首次采用机械化施工的方法,进行较大面积的围垦筑堤、开河等土方工程建设,实践证明这一方法是成功的,成效显著,主要优点如下。
第一,节约劳动力。根据主体工程实际统计资料测算,平均每台泥浆泵日出土量为420立方米,每工日完成土方65.5立方米,比人工挑土日平均工效2.5立方米提高25倍到30倍。到12月上旬,本期采用泥浆泵施工,共完成土方166.5万立方米,可节约劳动力64万人。如果按常规方法组织人工施工,二期工程共须出动8.5万人,而现在采取机械施工,日最多出工仅932人,大幅度减少了出工劳动力,劳动强度也相对减轻。
第二,节约资产金额的投入。按照当时萧山的劳动力工价,围垦筑堤、挖河每立方米土方至少要5元,而这次采取机械施工,包括电费、低压线路及变压器架设、使用、折旧和奖金等在内,平均每立方米单价为2.62元,节约了2.38元,工程共节约投资396.27万元。
第三,提高质量。本工程采用机械挖河填堤,不但解决了历年围垦用人工筑堤后,土壤松散,易产生漏洞的难题,从而也减少了粉沙土堤塘需要开槽灌水密实的劳动力投入,同时在泥浆泵充填、筑堤过程中,采取了分层验收等措施,大幅度的提升了大堤的工程质量。堤塘完工后一个月的实测资料表明,堤塘沉降量为8厘米,比人工筑堤减少沉降量40多厘米。同时经过四次大潮汛考验,未曾发现一处堤塘漏水。
第四,加快进度。机械施工阶段周期虽比人工5—7天完成一期工程要增加10天左右,但是人工筑堤必须分两期进行,而且又要增加开槽灌水密实等工作,因此,通常要两个多月的时间,而使用机械化施工,一次成堤时间只有半个月左右。这次围垦分两个阶段来完成,总时间也只需48天,比人工筑堤进度要快,比原定计划提前了50多天。
第五,减轻领导压力。过去动员千军万马搞围垦,市委、市政府、市级各有关部门和镇、村、组四级领导要集中力量、集中精力进行组织、发动、指挥、协调,而现在采取机械施工以后,只要市委、市政府的分管领导和主管局、围垦指挥部的少数领导参加现场指挥,就可以把1.3万亩围垦工程的施工组织、管理好,非常大程度上减轻了各级领导的压力。
第六,减少矛盾。我们在采用机械化施工后,操作人员少,减少了交通、食品供应、医务等方面的困难,这缓和了围垦与内地正常工农业生产的劳力矛盾;由于实施工程人员少,工作安排紧密,管理方便,从而也避免了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吵骂、打架等方面的现象发生。我们注意抓好用电、防火等施工安全措施,因此,整个工程没发生任何事故。
所以,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,科学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和决策的正确,本次机械化围涂工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,也为今后水利围垦事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。
陈光裕:萧山人民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,围垦海涂50余万亩,使肆虐千百年的钱塘江大潮不再危害乡里。过去被人称为“萧山的西伯利亚”,潮来浪滚滚,潮去白茫茫的一片盐碱沙滩,人迹罕至,只有瑟瑟荒草,春生秋衰,如今这里却是一派良田美景的景象。1984年荷兰专家,1985年世界粮农组织官员,1991年日本水利调查团,以及丹麦、澳大利亚等国专家来围垦考察时,无不惊叹我们萧山拦海造地能有这么大的力量,称萧山围垦是“人类造地史上的奇迹”。
1965年冬季开始,截至2007年,萧山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历经了42个春秋,先后组织了33期治江围涂大会战,围涂造地54.61万亩,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配套面积41万亩,创造了萧山有史以来的伟大业绩。
广袤的围垦大地,明显缓解了萧山人多地少的矛盾,解决长期困扰经济发展的土地问题,为萧山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。在新围54.61万亩的土地中,可开发利用作耕地的为65%,即全面开发利用可增加耕地35.49万亩,为全区现有耕地的36.7%,此外,还有10%的土地可作为园地、杂地等,为全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。
垦区建立了益农、前进等6个镇(乡)和9个国营、集体、部队农林垦场,使23个镇、乡扩大耕地面积和辖区范围,从内地移民的2.3万户、8万余人已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。昔日浪潮滚滚的盐碱滩涂,今日已成为一片绿色田园——浙江著名的现代农业开发区。一大批事关萧山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大局的基础设施得以建成——萧山国际机场、钱江大桥、高速公路、污水处理厂等,有力促进了萧山经济快速腾飞。
茫茫的盐碱滩涂上,通过几十年的农业开发,从传统型的农业模式,逐步向效益型农业转变,建立起了粮食、棉花、络麻、淡水鱼和出口蔬菜等十大商品生产基地,垦区曾每年产粮、棉、麻油、水产品等12.5万吨,由于农副产品的增加、外贸基地的开发、乡镇企业的兴起,垦区成了萧山发展民营经济的乐园。荣盛集团、传化集团、杭萧钢构、恒逸集团(基地)等知名非公有制企业坐落其间。经济发达、环境优美、人民安居的萧山区慢慢的变成了浙江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样板。现在的垦区,现代化农业已经基本得到普及,品牌农产品大量涌现。盐碱滩涂变成钱塘江南岸的“米粮川”,处处是一派宜人、别致的田园景象。
第一,促进了水产业的发展。围涂以后,新围岸线接近钱塘江主槽,有利于通过沿江水闸接纳鱼、蟹苗等水产资源,特别是有利于捕捞出口创汇价值较高的鳗苗,据不完全统计,近20年来已捕捞出口鳗苗20.62吨,蟹苗4.1吨。
第二,增加绿化面积,优化自然条件。在新围垦区已建成各种防风林带1539条,长1655千米,面积1.52万亩(其中竹林0.88万亩),加上蚕桑果园1.43万亩,两项共绿化造林2.95万亩,同时开挖河道、水塘面积6.49万亩。改善和美化了生态环境,促进了钱塘江沿岸经济的发展。
第三,治江围涂,成效显著,钱塘江河口江道面发生了巨大变化。1965年未大规模围垦前,头蓬附近江面宽为11千米,平均水深1.4米,尖山附近江面宽为27千米,平均水深为2.3米。钱塘江河口江道缩窄到原来的1/2到1/4,主槽摆动趋缓,河道较为稳定,航道有所刷深,通航能力提高,险工地段缩短,两岸防御洪潮能力大为增强。钱塘江下游河口段从杭州市五堡至二十工段(海宁市八堡)的56千米江道,基本上达到整治规划线,缩窄了江道,固定了堤岸,刷深了江槽,提高了通航能力,由原来的20—40吨,提高到100—400吨,并为建设出海码头提供了有利条件。
第四,改善钱塘江灌区乃至萧绍平原的排灌条件。通过围涂,江道宽度缩窄,闸外高滩面积减少,有利于临江水闸排水和排洪闸站的排洪能力,提升萧绍平原100多万亩农田的排洪效能。围涂新建一线海塘,同时也确保了老南沙大堤以内大面积农田的防洪御潮安全,免除了老南沙大堤在未治江围涂前,每年需要平均投入11.68万立方米的抛石抢险任务,控制或减少了进潮水量,降低了钱塘江的含盐度,淡化了钱塘江上游水质,有利于引淡水灌溉。
第五,为钱江世纪城、新的杭州市中心举办G20峰会与2022年亚运会、大江东产业集聚新区提供了土地资源。
陈光裕:我认为,围垦不仅为萧山当今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平台,也为萧山未来发展勾画出全新的蓝图,使萧山社会得以在更广的视野与更高的起点上前进。围垦在给萧山人民带来非常大物质财富的同时,更把一种“艰苦奋斗、百折不挠、崇尚科学、求实创新、万众一心、协调团结”的精神留给了萧山。这是围垦的产物,也是萧山当代文化的精髓。萧山人民所取得的辉煌成就,靠的正是这种围垦精神。围垦精神被当代萧山人民发扬光大,成为“奔竞不息,勇立潮头”的萧山精神的核心内容,激励着萧山人继续不断创造文明业绩,建设更美好的明天。